大埔:山区县摘“穷帽” 内生动力怎激活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220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30 16:49: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新貌。丘佳纳 摄
大埔:山区县摘“穷帽”
  新华社发
大埔:山区县摘“穷帽”
  500多棵柚树丰收,100多只鸡鸭都卖了不错的价钱,一年收入7万多元,这是大埔县湖寮镇长新村曾经的贫困户陈幼伟家去年的收入账本。在大埔,去年像陈幼伟这样成功脱贫的农户有7406户,另外还有7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10.2万元,考核全部达到省定优秀标准。近日,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大埔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被帮扶县级单位作经验介绍。

  扶贫的根本,在于养成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从何而来?从“输血”到“造血”,究竟有多难?山区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如何激发内生发展动力?随着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大埔如何再啃“硬骨头”?近日,记者到大埔进行调研走访,寻求内生动力的解决之道。

  ●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通讯员 丘佳纳 罗文燕

  A.产业扶贫路怎么走

  变“输血”为“造血”,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

  驱车从大埔县湖寮镇沿着蜿蜒山路前行14公里左右,记者来到长新村。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进村子,村道两旁一栋栋崭新民居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不远处,新建的小公园里传来孩童的欢笑声。

  昔日“穷山恶水”的长新村,“变身”充满生机的新农村。

  尽管已是花甲之年,陈幼伟身体依然硬朗,坚持下地干活,一大早就来到了自家的柚园。陈幼伟家里一共7口人,前几年一家人主要靠儿子、儿媳妇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一年收入也就一两万元,生活比较艰苦。”陈幼伟说。

  2012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口帮扶长新村。“我们村山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村民主要靠种植蜜柚和外出务工为生。根据这些情况,省质监局帮扶我们发展蜜柚种植。”长新村村委书记说,针对长新村贫困现状和现有资源,省质监局投入100万元与大埔县兴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长新村创建了228亩蜜柚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我们家种植了500多棵柚子树,还在柚园里养了100多只鸡鸭,去年收入7万多元。”陈幼伟说,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也纷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长新村只是大埔近两年来众多贫困村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脱贫的一个例子。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胡春华‘要更加注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的指示精神,加强与帮扶单位对接商讨,共同抓好电力、陶瓷、文化旅游、生态健康等四大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说。

  大埔历来有“山中山”之称,虽然没有区位的优势,但资源丰富,蜜柚、茗茶、烤烟、陶瓷特色产业名声在外。根据这些资源优势,在近几年的扶贫开发中,大埔建立了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大力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建设了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格局。

  “只有在贫困村强化产业,才能让贫困村具备‘造血’功能。”大埔县扶贫局局长何晋江说,在前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大埔根据当地实际,支持柚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与此同时,打好园区建设大会战,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效应,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增收,实现特色产业扶贫。

  2015年,大埔县76个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629元,贫困户人均收入8736元,6293户贫困户23883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100%。全县7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平均每村10.2万元;累计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4971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村保障体系;实现村村有公共文体休闲活动场所、小公园、路灯、村办公楼;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等民生问题基本解决。

  B.内生动力从何而来

  破除“等靠要”思想,主动谋划项目对接帮扶政策

  早春三月的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村中新修建的“一溪两岸”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而坐落在青山绿野间的罗明故居成为枫朗又一个红色旅游景点。而在两年多前,坎下村还是“脏乱差”贫穷落后的村庄。两年多来,村里修起宽敞的水泥村道,修建小公园,设立垃圾池,成立保洁队等,村容村貌大变样。

  “坎下村能有今天的大变化,除了前来帮扶的省市县各级单位‘给力’,还离不开当地干部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埔县枫朗镇党委书记黄庆清介绍说,在脱贫过程中,枫朗镇的贫困村破除“等靠要”思想,把扶贫变成了帮扶与被帮扶的“双人舞”。在第二轮帮扶工作开始前,枫朗镇就通过与坎下村干部座谈、走访农户、市场调查摸底等方式,给第二轮接受帮扶的8个贫困村分别定出多个可帮扶项目,供帮扶单位参考。

  2013年,省编办、武警广东省总队等8个帮扶单位一到大埔县枫朗镇,就收到该镇精心编排的“乡亲手册”,除了有枫朗镇和相关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外,还详细剖析了各村的贫困原因,并提出了贫困村今后的帮扶和发展建议,让驻村干部迅速掌握贫困村情况。

  省编办帮扶坎下村以来,枫朗镇和坎下村谋划了包括建设红色景点、修建水利设施、休闲公园等20多个项目,省编办几乎“照单全收”,并根据镇里提供的建议开展扶贫项目建设。“与驻村干部的初来乍到相比,镇村干部更了解乡情民意,更能给出贴合实际、能长久产生效益的项目,因此这些项目一旦立项,建设很快。”黄庆清介绍说。

  据统计,3年来,8个帮扶单位共筹集5000多万元,在贫困村实施200多个帮扶项目,帮助该镇800多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要是要不来富裕的,等也等不来全面小康。”何晋江说,贫困地区要想摘掉“穷帽”,必须要激发贫困对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意识,着力增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自我“造血”,从而稳步脱贫。

  “就目前而言,大埔贫困面仍然较大,贫困人口较多,脱贫任务仍然艰巨。”何晋江说。据大埔县有关部门调查核实,2015年全县仍有5393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的相对贫困户以及57条相对贫困村。“对于这些贫困村来说,随着外部‘输血’到位,如何让贫困地区的群众自力更生、激发内部‘造血’功能是最重要的,大埔也在这方面做了探索。”

  数说

  2013年以来大埔扶贫“双到”成效

  全县累计投入扶贫“双到”资金62613万元,平均每村82.9万元,每户1.03万元;实施到村扶贫项目1199个,实施到户项目59808个

  全县76个贫困村、7406户贫困户25568人全部进行建档立卡,建档立卡率100%

  2015年,76个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629元,贫困户人均收入8736元,6293户贫困户23883人口实现了脱贫,脱贫率100%

  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对接,产业化经营参与率达92.3%以上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16-3-31 09:06:23 | 只看该作者
大埔是贫困山区(现在山清水秀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后发优势),搞工业没成本高,靠山吃山脱贫致富是好办法好路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发表于 2016-3-31 11:14:05 | 只看该作者
  山区县摘“穷帽”是必然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