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抗日首捷震天响 万里长城永不倒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8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9-3 07:4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9月3日是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这个日子,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每每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国旗庄严升起的那一刻,最让人震憾的是《国歌》发出的最强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现了那段从苦难、悲愤、呐喊到反抗的民族屈辱历史,一幅幅或惨烈或悲壮抗日救国的场面,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寇的英雄凯歌。
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无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无数次的割地赔款,已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深深地铭刻在国人心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注定要被欺凌,一个永远韬光养晦的国家必然受气挨打。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三位姓杨的上将都来自抗日八路军115师,这就是军史上赫赫有名的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他们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人民更不会忘记历史上平型关大捷,为中华民族铸就了一段抗日辉煌史。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和“三杨”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本王牌军队的一个辎重部队,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同事歼敌一千余人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这场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回忆平型关大捷的历史细节,它不仅仅只是一次战斗的胜利,而是在屡战屡败的抗战初期,对全国军民士气的一次极大振奋。平型关战斗发动之前,杨得志刚刚从延安抗大提前结业,被任命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
在红军队伍里,杨成武的名气与杨得志不分轩轾,一样的骁勇善战,颇有儒将风采,待到抗战爆发前夕,杨成武已升任为红一师师长。平型关大战前,杨成武原来的红一师被缩编,他也成了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抗战爆发时,杨勇已是红一军团第四师政委,与李天佑搭档,改编为八路军后,成为李天佑的副手。
善战能文杨成武  威震敌胆建奇功
据史料记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杨成武作为先头部队,于1937年9月22日到达了晋东北灵丘县的上寨镇,第二天,杨成武就将侦察到的情况汇总报告师部,判断日军第二十一旅团有可能进犯平型关。
平型关战斗的方案开始在林彪的心中酝酿,在他的方案中,独立团是一颗重要的棋子。很快,杨成武就接到了命令,独立团向日军进攻的方向前进,放过其先头第二十一旅团,阻击后续部队,确保师主力在平型关地区歼灭日军第二十一旅团。
兵贵神速,24日清晨,杨成武即率独立团以急行军速度向腰站前进,于中午抵达阵地,一口气未喘匀,前哨阵地已与灵丘方向开来的日军先头小股部队接触,双方展开交火,独立团小有斩获。下午,又有侦察员报告,在涞源方向另有日军向腰站开进,有夹攻独立团的企图。
杨成武久经战阵,深知部队陷入两面作战的危险,但是他不能退缩,必须保证师主力在平型关战场专心歼敌。他仔细地观察了阵地,只见群山耸峙,谷险沟深,便与部队隐蔽。如此复杂的地形,战斗一旦打响,谅日军也不敢贸然深入。
杨成武将独立团铺洒开来,封锁住周围通向主战场平型关的道路,加强纵深配备,转瞬间,一道铜墙铁壁横亘在日军前进的方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随着夜幕的降临,暴雨雷电又接踵而至,风雨之夜,双方都在咬牙苦熬,等待第二天的鏖战。第二天清晨,日军即展开第一波的攻击。果然,因为不明敌情,日军也不敢放胆进攻,只是和八路军展开对射。杨成武乐得和日军纠缠,双方呈现出僵持状态。
隐约之中,西南方向传来了阵阵枪炮声,杨成武知道平型关战斗已经打响,更是心情一振。日军方面却明显焦躁起来,开始加强了进攻的力度,并展开冲锋队形,企图在独立团的防线中杀出一条血路。
面对日军攻势,杨成武以硬抗硬,指挥部队进行阵前突击,转眼间双方已经绞杀成一团,一连长张德仁在捅杀数名鬼子后身负重伤,以最后之余力抱住一名鬼子滚下山崖。教导员张文松身先士卒,击敌侧背,不幸中弹牺牲。两军相逢勇者胜,面对八路军之勇猛顽强,日军也为之胆寒,一时裹足不前,只是作消极防守,直至平型关战斗胜利告终,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
忠勇之将杨得志,砥砺成钢抗日寇
再说杨得志从师部接受任务后,即星夜兼程赶往前线,在太原,他见到了先期到达的林彪师长,林彪讲话一向言简意赅,只是强调要加快行军速度。杨得志不敢耽搁,立即带着部队重新上路。就在杨成武的独立团在腰站熬着夜雨的同时,六八五团也在大山沟里穿行,全团上下滚得如泥猴一般。
终于在拂晓前赶到了伏击地点,杨得志放眼望去,不禁心中一乐,战士们满身的泥浆成了天然的保护色,与周围的山沟浑然一体。
大约上午8点多钟的光景,日军终于露了头,汽车、马车一长溜,坐在车上的日本兵头戴钢盔,身着黄呢大衣,抱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在中国的国土上竟旁若无人一般。他们自侵华以来尚未遇到真正的抵抗,难免骄纵得不可一世。
战斗于猝然中打响,日军在短暂的慌乱后恢复了悍战的本色,拼命占领制高点,企图负隅顽抗,伺机反击。
在平型关战斗中,林彪摆出了一字长蛇阵,杨得志的六八五团找蛇头,李天佑的六八六团斩蛇腰,六八七团堵蛇尾,守住平型关的出口,以做到关门打狗。战斗最激烈处发生在老爷庙一带,这里是控制整个战场的关键制高点,属于六八六团的作战区域。
肝胆相照之杨勇 沙场百战威震敌
战场上的杨勇如同一只出山虎,枪一响就奋不顾身,因此负伤成了家常便饭。有人统计过,他曾五次血染征袍:1933年发生的洵口战斗,一颗子弹贯其头皮而过,差一毫厘就将让他当场去见马克思;而1935年10月的湘江之战,又有一块弹片击中其腿部;不到三个月后,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战役中,当时已是团政委的杨勇又一次率队冲锋,被一颗子弹贯其脸部,六颗牙齿被生生打掉,血如泉涌;而第四次,则是正在发生的平型关战斗(杨勇的第五次负伤是在1938年9月汾〈阳〉离〈石〉伏击日军的战斗中)。
抗战爆发时,杨勇已是红一军团第四师政委,与李天佑搭档,改编为八路军后,成为李天佑的副手。
平型关战斗一打响,老爷庙所在的高地就成了日军争夺的目标。其实在布置阵地时,李天佑、杨勇都想到了这一点,但因为目标太过醒目,怕预先设伏被日军发现,因此只能等战斗打响后再伺机应对。
所以,当日军刚有动作,李天佑已经命令三营长周海滨迅速抢占老爷庙。
周海滨刚刚接受任务,杨勇已经迫不及待地率领三营冲了下去。李天佑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杨勇一向如此,听到枪响就捺不住性子。
杨勇率部出击之时,日军的小股部队已经抢占了老爷庙,于是抢攻变成了强攻,在攻击的过程中,不断有战士们倒下,但没有一个人退却,瞬间已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身为副团长的杨勇也加入了这场混战,至今当地仍流传着杨上将与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故事。战斗中,杨勇胳膊又一次挂了彩,但他依然坚持着指挥战斗。
中午时分,日军的飞机也赶来助战,但中日双方已经混战在了一处,日机也无从下手,没奈何,只能晃着翅膀怏怏飞去。
占领了老爷庙之后,八路军居高临下,占据了战场的绝对主动,胜负已是早晚间事。
与此同时,杨得志的六八五团也到了收官阶段,最初,日军利用汽车作掩护,同时抢占制高点,竟与六八五团形成对峙。杨得志集合起指挥员,下了死命令“附近的制高点一个也不能让鬼子占领”。同时,指挥部队冲下公路,将日军分割包围,与之展开白刃战,逐一吃掉。
枪声逐渐稀疏下来,平型关战斗最终以八路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未来的三位姓杨的上将也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是中国开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
随着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平型关硝烟的散尽,“三杨”又奔赴新的战场,创造着新的辉煌。他们又先后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扬威世界,捍卫和平。爆发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杨得志再次受命负责西线云南边境的战事,取得对越自卫战的胜利。因此有人以“三羊开泰”盛赞三位将军。“三杨”作为我党我军优秀军事指挥员的风范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戎马一生,他们的战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勿忘九一八,人民将永远怀念抗日英雄们!(文/宋丞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