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报道:本报平壤12月9日电
(记者王莉、程维丹)据朝中社9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8日举行扩大会议,宣布张成泽一伙有严重反党反革命行为,解除张成泽一切职务并开除出党。 报道说,最近发生了一起万分危险的反党反革命宗派事件。潜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异色分子”在继承主体革命事业的重大历史时期企图废除党的唯一领导体制,通过派别阴谋扩大自己的势力,向党发起挑战。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就此召开扩大会议,讨论了张成泽的反党反革命宗派活动问题。会议通过了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关于解除张成泽的一切职务、剥夺一切称号、开除党籍的决议。 张成泽现年67岁,之前担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劳动党中央行政部部长,人民军大将军衔。《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0日 03 版)
朝鲜自从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在巩固自己权力方面所采取措施,是不是朝鲜版上演清朝皇帝铲除““顾命大臣”的历史戏暂无权评说。然而,从两年前为金正日扶灵柩的另外7个人不难看出,其地位之显赫不仅和当年辅佐清朝幼主皇帝的“顾命大臣”颇为惊人相似。而且,其中朝鲜某些拥兵自重或功高盖主的“顾命大臣”仿佛与清朝“顾命大臣”如出一辙。且看清朝先后经历过四次“顾命大臣”时期,但“顾命大臣”的命运又是如何?
第一次清朝“顾命大臣”时期:清朝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顺治皇帝),并于第二年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问鼎中原。多尔衮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和实际统治者,是清王朝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统一了中国,为清王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后加封至“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但至今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仍有许多问号。不久,追论其生前谋逆罪,被削爵。后来乾隆帝为多尔衮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第二次清朝“顾命大臣”时期:顺治皇帝疑似“驾崩”后的辅政四大臣时期(即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当年,玄烨(即康熙帝)8岁继位,14岁亲政的康熙由于不甘心在“顾命大臣”的影子下无所作为,在16岁时便在政治经验丰富的孝庄皇太后的帮助下,制定了“擒贼先擒王”,迅速打击主要党羽,震慑其他成员,先用两年时间剪除了庞大的“鳌拜”集团。考虑到鳌拜以往的功绩,玄烨对他予以宽大处理,免死,籍没家产,终身监禁;对其众多追随者,也只处死最主要的几人,其余一律宽免;就连遏必隆也被免罪,仅革去太师,后又给还公爵,值宿内廷,恢复对他的信任,从而团结了镶黄旗。清除鳌拜集团,排除了威胁皇权的潜在危险,实际掌控皇权。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第三次清朝“顾命大臣”时期:清朝咸丰皇帝临终托孤,让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辅佐同治,因猜忌而将恭亲王摒斥在权力中枢之外。慈禧利用恭亲王的不满情绪,发动辛酉政变,一举废黜顾命八大臣,恭亲王也如愿成了政府大总管。慈禧太后又发出“懿旨”,将肃顺斩首,命载垣、端华自杀。八大臣中的其余五人,也分别被革职或充军。载淳登基,改年号为“同治”,意思是两太后(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与皇帝一同治政,并颁布了“垂帘章程”,由太后批阅奏章,召见臣僚,实现了“垂帘听政“,历经同治、光绪两朝,将近半个世纪,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第四次清朝“顾命大臣”时期:清朝最后一个摄政王是爱新觉罗.载沣。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清朝最后三年,载沣是实际上的统治者。他性格文弱,又缺少实际当政经验,尽管他采取了许多挽救举措,但这些举措大多没能有效实施。没有能够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的衰落,反而加速了清王朝走向灭亡,使走到尽头的清王朝软着陆进而使君臣及皇亲国戚集体下岗自谋生路。
相比之下,康熙皇帝在不得不清除对他效忠多年的“顾命大臣”时,仍旧手下留情,这种做法尤为难能可贵。书归正传,话说朝鲜自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在金正恩接班近两年的时间里,当年为金正日扶灵的7名“顾命大臣”,除了83岁的金基南、和84岁的金泰福,其余5人或被销减了权力后而得以继续抛头露面,或被免除了职务而不再公开场合出现,或被打成“反党、反革命”而打入冷宫。其中以被打成“反革命”的原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和朝鲜二号人物张成泽的命运最为不堪。此情此景是否与清朝皇帝对付“顾命大臣”的做法有着太多的史剧雷同仅供网友自评。笔者确信,无论朝鲜政局如何变幻莫测,但历史潮流总会朝着有利于朝鲜人民的方向势不可挡。(文/宋丞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