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公务员”考试淘汰率高达97%。

[复制链接] 0
收藏
21
回复
39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11-25 19:58: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11-25 20:44 编辑

 民国“公务员”考试淘汰率高达97%。
原国民政府考试院“明志楼”
  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早在1931年就出现了。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考试院曾举办过的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全国近3000人报名,但最后仅录取100人,淘汰率高达97%。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9:59:58 | 只看该作者
[考点]
当年在哪考试?
由于经费紧张,“借”考场进行考试
整个考试院分为东西两条平行的轴线,因此有东西两个大门。东大门,即现在的市政协大门。西大门,即现在的市委市政府大门。
进去后,最惹人注目的是建于1933年的“明志楼”,也就是大门正对面的市政府大礼堂。据悉,当时明志楼就是公务员考试考场,楼中部原为两个考场,东西各有一个考场。
而在1931年,由于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考场,民国的第一次“国考”在原中央大学、南京中学(今东南大学、宁海中学)进行。
与市委市政府大院一样,当年的考试院大门口也有警卫,不过警卫并非荷枪而立的士兵,而是身着古典服装、身佩宝剑的武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1:01 | 只看该作者
[考生]
当年谁能报考?
大学毕业,均可应考,近3000人报名
  1931年7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举行了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首届公务员考试。
  跟现在的国考一样,民国公务员考试也十分火爆。据书中记载,当年的这场考试共有近3000人报名。因为只有南京有考点,因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赶考。比如,有从江西、湖南乘江轮赶来报名的,到岸后,住的地方还没定,就先去报名。平均下来,每天有四五百人报名,因为人多,原定7月5日报名结束,后来又延长了5日。
  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考试院规定“大学毕业,均可应考”,即在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毕业的拿有毕业证书的大学生都能考。不过,当年的报考程序要比现在复杂得多,要经过报名、体检、资格审查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11-25 20:02 编辑

  要考多长时间?
  
  连考7天,凌晨4点就进考场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只有一天的时间,不少考生就抱怨国考是种煎熬。
  
  相比之下,当年的民国公务员考试算是场“拉锯战”,考生们不仅要拼脑力,更要拼体力。
  
  据记载,当年的那场考试从7月15日一直考到7月21日,每天早上4点齐集听候点名领卷入场,迟到就不能进了,然后6点开考,每门考3小时,一天考两门,在考场内每天要坐上6小时,一连7天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11-25 20:03 编辑

  [考题]
  
  考哪些科目?
  
  国文、法律、财政学等,还要进行演说
  
  考试内容更是复杂,比如普通行政人员,要考12门,包括国文、民法、刑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财政学、劳工法等;外交官领事官还有专业科测试,要考英语或法语。除了笔试,还有口试,考生要进行两次或一次专题演说,每次以15分钟为限,目的是测试这些人的口才、态度和担任管理、领导工作的才能和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3:56 | 只看该作者
  考题如何保密?
  出题人被“锁”进屋里两个月
  无论是国考还是江苏省考,出题人在考前都要封闭出题。当年的民国公务员考试也是如此。
  书中记载,典试委员负责命题、阅卷等工作,由国民政府聘请,大部分是当时国内名流学者。而他们的名单事先是绝对保密的。在接到国民政府聘书后,各委员才集中到国民政府举行宣誓就职典礼。戴季陶会亲自将命题的场所加锁,并用盖有考试院大印的红纸封条加封。从此之后的两个月内,典试委员不能与外界接触,专心拟订试题。
  同样,厨师和工作人员也要与外界隔离,任何公私函电禁止投递。一直等到考试结束后,正式发榜的日子,戴季陶会亲自启封开锁,将这些关了两个月的出题人放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11-25 20:05 编辑

  当年考题难吗?
  
  近3000人考试仅40人及格,无女生过关
  
  由于考试命题内容偏难和评分标准偏高,最后通过笔试的人数少得可怜,最终及格的只有40人。当时的南京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向国民政府申请,给考生普遍加10分,才勉强录取足额100名。
  这100人中,曾有工作经历的占到40%,平均年龄在27岁到28岁,据记载,这100名合格者中没有一名女性。
  其实,当时女考生有20人,经过两场试下来,还有12人挺着,本以为总会有一两人及格,但最终还是没人坚持到最后,全部名落孙山了。后来考试院分析,也许是因为女考生在竞争的勇气、临场的镇定和多门学科的普遍应付上比男性差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11-25 20:06 编辑

  原国民政府考试院考场:“明志楼”: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任命戴季陶为考试院院长。随后,他率考试院筹备人员开始考察选址。
  在风水宝地鸡笼山(又名北极阁)一带,戴季陶被这里旖旎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当即拍板,将考试院的地址定在这里。为此,周围还进行了拆迁。建筑部门把武庙、昭忠祠及武庙西侧的千仓师范、千仓山馆及观音庙会周围形成的“大市场”一并征用,建成了东到珍珠河边,西达鸡笼山下的明清风格的古代建筑群,即国民政府考试院,而“明志楼”就是后来民国“国考”的考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07:59 | 只看该作者
[考点]
当年在哪考试?
由于经费紧张,“借”考场进行考试
整个考试院分为东西两条平行的轴线,因此有东西两个大门。东大门,即现在的市政协大门。西大门,即现在的市委市政府大门。
进去后,最惹人注目的是建于1933年的“明志楼”,也就是大门正对面的市政府大礼堂。据悉,当时明志楼就是公务员考试考场,楼中部原为两个考场,东西各有一个考场。
而在1931年,由于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考场,民国的第一次“国考”在原中央大学、南京中学(今东南大学、宁海中学)进行。
与市委市政府大院一样,当年的考试院大门口也有警卫,不过警卫并非荷枪而立的士兵,而是身着古典服装、身佩宝剑的武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0: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11-25 20:22 编辑

  关于目前的国考:
  很大一部分人当初报名就是跟风模式。眼看着身边的同学、同事都积极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再加上公务员优厚待遇的吸引,不禁心动,于是也跟风报名。报名之初也有可能信誓旦旦的想要拼一把,争取成功。然而,在不短的一段准备时间中,冲动渐渐平复,热情满满冷却,艰苦的学习没有坚持下来,于是真的到了考试那天才惊觉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好,最终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