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之文,直行竖写,确有可能导致某些粗心的人把上下结构的字错看成两个字,或将紧挨着的两个独体字瞧成一个字,由此而产生的误会不一而足。
明永乐皇帝朱棣,以藩王起兵,成功之后,对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官员深恶痛绝,像大儒方孝孺,尽管谋臣姚广孝事先一再恳求他高抬贵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但终于也被灭了九族。
这样的暴政自然引起人们的痛愤,虽然嘴上不敢说,暗地却不免非议。朱棣对此心中有数,于是一面加强锦衣卫、东厂四出侦缉,一面大开书局,招徕文士为其修《文献大成》、《永乐大典》以藻饰太平。
朱棣怕别人说他滥施暴政,连带相关字眼也避之唯恐不及。永乐二十二(1424)年殿试,当主考将拟议中的前几名试卷呈其裁决时,朱棣打开第一名的试卷,见其名字是江西丰城人孙日恭,立即大怒:这人的名字好生可恨,竟叫孙暴。打开第二张,此人姓邢名宽,立即又转怒为喜,对大臣讲:本朝只许邢宽(邢、刑同音),岂宜孙暴!即传旨以邢宽为本科头名,将孙某降为第三。孙日恭自然很是冤枉。
《金瓶梅》里,西门庆被卷入一桩大案,有关方面决定对涉案者一律严办。西门庆闻知,即派家人携金带宝进京行贿,他们买通蔡京之子,再由蔡某去走右相李邦彦的门路。那李邦彦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提笔在案卷中西门庆三字的 “门”下加了一撇一捺,于是“西门庆”三字变成了“贾庆”。
本来难逃法网的西门庆逃脱了刑罚,不久又被升为提刑千户,更加肆无忌惮了。假如不是竖排,改动能这么轻而易举吗?
直行竖写,有时也可以用来惩恶扬善。元杂剧里有出《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公要杀为非作歹的鲁斋郎,可是担心其后台从中作梗,于是在上奏其不法行为时,没用其真名,而是将这个罪犯的名字写作“鱼齐即”。等圣旨下发,批准将罪大恶极的鱼齐即正法后,包公迅速在文书上添了几笔,“鱼”下加“日”,变成了 “鲁”,“齐”下加两横,便成了“斋”,“即”上加点,变成了“郎”。圣旨下,处斩鲁斋郎。于是这个自恃有保护伞护体的家伙就因这几笔的添加一命呜呼了。 (董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