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在涨空头输了吗? 近期,被称为房地产晴雨表的北京秋季房展会开幕,和往年的房展会相比,规模依然庞大,海外项目的数量大增,而本地项目仅占一成,观展的人数遇冷。那么,参展卖房的都是谁?看展买房的又都是谁?高房价能够挡住购房者选购的热情吗?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房子?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金九银十,楼市躁动,是什么在推动房价继续上涨?争先恐后,买的是房?还是心安? 家在北京的杨先生夫妻俩一直想买一套三居室改善居住条件。半年来,跟随看房团看过不少楼盘,都没能如愿。这次赶着中秋节休假,夫妻俩又来到北京秋季房展会,想多看看增加一些购房的选择。 杨先生:因为我们两个人都老了嘛,我们因为是要买的就是改善性住房,那肯定要注重商业方便,还有医疗方便。 杨先生表示,尽管五环沿线的房子有些配套还跟不上,周边的环境也不能完全满意,但是担心未来房价会快速上涨,还是希望能够早日买下一套。 素有北京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北京秋季房展会,9月19日到22日,开展四天时间,共吸引看房人18万人次,记者看到,在北京本地项目中,六环内已难寻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的楼盘,其中,三环内项目均价突破每平方米6.5万元,一些五环附近项目也突破每平方米4万元,五环至六环间项目均价则普遍在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 这几天,在南京、秦皇岛开锣的秋季房展会的一些花絮惹人瞩目。在南京,一位小伙子用绳子牵着几只螃蟹现身展会,寓意高房价、高地价横行。这位溜蟹哥说,南京房价一涨再涨,很多年轻人在主城买房已遥不可及。无独有偶,近日的秦皇岛房展上,一位大汉带着一幅枷锁亮相,表达的也是对房价以及装修费用等居住成本高起的不满。 当房价成为行为艺术时,它跟普通人还有多大关系? 尹中立:开发商现在根本不着急卖房子 他们在等着涨价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应该说从6月份到现在,我的观点没有变,而且从现在市场运行来看,应该说我的观点应该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印证。从考察国外的整个市场运行来看,一个市场的顶部特征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价升量增。因为从投资的心理来看,当市场几起几落,到最后疯狂的上涨的时候,看空的人会越来越少,看空的人越来越少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准备投资或者犹豫,徘徊的人已经不再徘徊,就疯狂的会冲进市场,甚至于很多当时不具备购买能力的人,就通过这种负债的方式(比如按揭贷款),冲进了购房的队伍当中。 目前,国际的一个大气候就是,我们房子上涨,说白了就是钱多了,钱多了这是房子上涨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这种钱多的状况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应该说现在至少是一个顶点,未来向不断收缩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我有时候也在深夜也在反思,我是不是看错了?冷静的看我觉得应该没错。从市场的情绪来看,的确是有一种恐慌,因为现在在座的大家都可能是有房子的人,可能谈起来也是一个谈资而已,但是对于那些需要等买房结婚的人来说,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北京的开发商已经不需要借助于营销手段来营销了,也就是说他现在已经是根本不着急卖,他们已经在家里等着涨价,这个市场的确也反映出这种疯狂的程度。 张鸿:现在已经回到几年前房价暴涨的时代 开发商已经不需要借房展会来做推广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如果我们把这个涨说是多,然后跌是空,那其实是把房子当作一个投资品来看待,那什么时候会往下跌呢?我觉得如果说尹老师是最后一个空头,那什么时候尹老师觉得,是不是我原来判断错了,他成了多头的时候,大概就是看多的人最多的时候,那就是一个顶部的特征。但是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我是觉得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觉得恐慌。 小片里那对夫妻就是因为之前没买,所以现在只能从四环买到五环,甚至接下来可能要买到六环。我们分析一下这两口子的心理,可能当时准备买的时候假定是一个人说买,一个人说不买,那现在那个不买的人在家里就没有话语权,那两个人就会后悔,很多家庭其实都是这样。北京的房价到8月份的时候,同比上涨了将近20%,也就是说去年的这个时候你准备买房,大家犹豫犹豫,今年就要多掏20%的钱,那越不买就越买不起了,这样你就越觉得自己应该赶紧下手买。 现在进入到好几年前,房价暴涨的那个时代,就是开发商不急,买房的人急。为什么北京现在只有一成的房子在房展会上,因为开发商很多已经不太需要借什么房展会来做推广了。现在金九银十,起码金九已经是铁定了,银十其实对开发商来说,对地方政府卖土地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但是它会自然产生银十,甚至是钻石十,为什么?因为一二线城市的这些土地已经超去年全年,就是收入已经够了。即使我今年不完成我的土地放出的量,但我的钱已经收够了。 尹中立:现在的疯狂实际上是一种搏傻行为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如果说用一个名词来概括,那实际上是一种搏傻行为,这是一种投资市场的一个专用的名词。就是形容投资者就是明知道有风险,这个东西本身是不值钱的,但因为市场热情很高,所以我的后面还有比我更傻的人,我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掉,我能赚钱,所以我参与。像股票市场炒各种概念,或者是炒那些借壳重组的概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当下买房子的行为是一样的。我们的房子本来应该是拿来住的,但是我们现在房子不是拿来住的,主要是拿来未来在某一个时点,我们可以用更高的价格把它卖掉,拿来赚钱的。简单来说,房子已经成了一个投资品,它已经不是拿来居住的一个实物。所以,现在来买房的大部分人,应该说拿来住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投资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目的。 实际上刚需是一个伪名词,大牛市的顶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价升量增,为什么价升量增呢?实际上这些所谓的92%当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如果按照他的购买力的话,他明年,或者说五年、十年以后购买,但是他已经迫不及待,为什么迫不及待?假如按照现在的上涨速度,我明年、后年买可能就买不起了,所以大家把老人的养老钱凑一起付首付,通过按揭贷款去强行购买。那么,不具备购买能力的这些人都已经背着钱进来了,就说明后面已经没有部队了,没有队伍了,那就有可能是最后一波傻子,最后一波傻子一定就是这种最没有钱的人进来了。 张鸿:现在大多数人买不起 但有资格还是想买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房子现在投资品的属性就越来越强,包括翡翠。玉,过去玩的很多人都是收藏,不单纯为了以后涨价卖出去,但现在因为很多投资类的钱进来以后,就希望它能涨价,房子也是一样,就是它的属性稍微有点变异,或者说投资的属性越来越强。房展会上的行为艺术,它其实不是说老百姓和房子没关系了,恰恰是这些老百姓是想和房子发生关系,发生什么关系呢?发生买的关系。就是如果我能买的话,那我就不去做艺术的那种行为了,但是这小姑娘她太漂亮了,她不甩我,那我只能黯然神伤,弄点什么艺术行为了。 买不起,能有资格买,现在大多数人他还是想买,这是一个让我觉得很意外的一个数据。就是8月份,你知道北京成交的房子里面,新房里面,首次置业的占多少?92%。 张鸿:货币问题和土地制度问题不解决 房价上涨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今年应该说北京的占比缩水,然后境外的占了一半以上,这是新的变化,基本上就是外国的比中国的多,外省市的北京的多,外环的比内环的多。反客为主。原因第一,北京的项目现在其实不是特别需要宣传;其次,房子作为投资品的属性越来越强,所以房展会越来越像一个投资移民的洽谈会,每天都有大量投资移民的讲座。必须提醒一下,你要买国外的房产的话,必须得咨询一个特别了解当地相关法律业务的人,因为一个了解欧盟的人没法给你推荐美国的项目。在展会上,你会发现很多普通人都涌到这里面,你都难以想象,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金融现象,或者货币现象。咱们也说过,房地产问题其实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货币问题,一个是土地制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根上不解决,那房价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 现在问题是什么?是我们如果把它当作一个货币现象,那就是说我们的钱很多,然后别的地方不能去,那就都集中在房子上,现在分散到外面去,往外去投资国际,放眼国际,这是一个要出去,然后外面现在也发现了你这么多钱,所以也都来了。 尹中立:在中国的过去十年中 你在任何时间买了房子都是赚钱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种大牛市会有一种溢出的效应,什么叫溢出的效应?因为从价格来看,为什么外国的参展团比中国还多,这说明北京的房价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我们横向的比较一下来看,在国际大都市当中,北京的房价从均价来看已经是最高了,中国老百姓这种消费能力,或者说他的收入水平已经在全世界大多数当中已经首屈一指,而且是国际最贵的行列。所以就导致了国内这十年来任何时候买房都赚大钱,当这些人从国内赚钱的人,体会到了投资买房的这种乐趣,然后就把眼光从中国、从北京看到了国外。一定要注意,就是说中国过去十年你任何时间买了房子都是赚钱的,并不意味着你到国外买房子也会重复过去十年中国曾经重复的故事,大不一样。 我们现在状况和20年前日本的状况实际上是一样的,1985年到1990年,日本经过了5年的房价的疯狂上涨,到1990年/1991年前后的时候,日本人在国内炒房赚了很多钱以后,就开始向海外进行扩张,加上它货币的升值,觉得美国的房子比东京的房子便宜很多了,就疯狂的到美国,到其他国家去买房子,甚至让美国人开始惊呼,说日本人准备买下整个美国,这是当时一个很荒唐的现象,就是说东京所有房子卖掉可以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