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3-5-26 15:39 编辑
客家人由中原南迁散居于岭南一带后,对新居地的起名,别有意趣,从中亦可透视出客家人的民情风俗,仅以大埔县各地地名为例: 以数字为名的有:头炉、半坑、双溪、三河坝、四联、五家畲、内六、七里溪、八驳桥、九社、百福坪、多宝坑等。数目齐全。 以方位为名的有:东山、西河、南坑、北塘、高陂、中兰、矮子岃、上黄沙、下沐教、左弼。四方八面俱到。 以颜色为名的有:赤水、黄坑、青溪、乌槎、白水石示、红门楼、蓝田、紫窝凹。色彩斑斓。 以动物为名的有:虎头沙、鳄渊、狮子口、羊板岗、鸦鹊坪、龙岗、马头山、狗薮窝、牛栏坑。走兽飞禽,集中于此。 以植物为名的有:桐子坑、麻竹窠、茶子墩、梅林、桃花、杨桃坪、李树园、松树岗。森森万木。 以矿产为名的有:金坑、银滩、铜鼓嶂、铁扇关门、铅坑、石灰窠、岩上、石下坝等。五金璀璨。 还有以花卉、姓氏命名的,真可谓五花八门。 这些地名,多与当地客家人生产生活、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 而所谓畲、坳、岗、寨、窝等,无不反映了客家人迁徙流离,以山为居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