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校园天空 于 2013-2-13 12:45 编辑
听说,文艺有一些非遗项目。各地为了传承发扬这些非遗,投入了大量资金人才。此长彼消,各地投入到现代观众喜欢的流行歌曲、影视、笑品和动漫等方面的资金人才就寥寥无几。
诚如拙文曾经一再强调的观点:艺术经费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现代百姓用税收和门票支持文艺发展,艺术必须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而不是为长眠地下的古代观众服务,也不是为剧场里面空空如也的空气服务!
一个艺术项目就算曾经优秀,但如果后来经过多番努力,仍不受大多数观众欢迎,最好的方法是放弃它,转而主攻广受大多数观众欢迎的文艺项目。
类似情形,可用过去的历史明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些政策和思想曾在大陆风行一时,当它们不合时代潮流时,被更合时代潮流的政策和思想取代,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不应该把它们评为非遗,继续去传承和发扬这些不合时代潮流的政策和思想。
全国各地的文艺非遗项目如果遍地开花,就会出现:中国现代文艺一蹶不振,古代文艺异常繁荣的奇特景象。中国现代观众的文艺需求依赖港、台、美、日、韩明星施惠和接济的情况,将会愈发严重。长此以往,中国文艺的形象将会变得像中国足球那样:投入很多,带给观众的快乐很少,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乎其微!如果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中国的未来,将会如何?
自然景点和古代建筑的非遗项目与文艺不同。它们平时不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维持,不会影响为人民服务,对旅游有利,它们的存在是合理的。
此外,文艺非遗还会助推各地文艺的僵化教条运行模式--厚古薄今,以遗为尊,轻视百姓,忘记人民,一成不变和独沽一味!这些做法难以适应现代观众千变万化的文艺需求。
所以,取消文艺非遗项目及其评选,应当尽快速行!
习近平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可以帮助我们“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不知符合上述要求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