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中秋吃月饼古已有之,盛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本是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为联络各地人马共同举事,采用军师刘伯温的计谋,中秋前将内夹“中秋举事”纸条月饼分送各地,经多年征战建立了明朝。为犒赏文武百官,每人赐月饼一个。民间认为月饼是吉祥物,它象征团团圆圆,中秋吃月饼从此风行于世。
客家人迁居到某地后,亲友各散西东,在崇尚团圆美满吉祥文化大背景下,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吃月饼更有特殊意义,寄托渴望团圆的良好愿望,但客家人居住在深山野岭里,生活艰苦,吃月饼有时是奢望,聪明的客家人便以芋头代月饼,并冠以剥“鬼皮”之名,以弃邪避祸。
鬼是邪恶的根源,在科学欠推广之时,认为家人久病不起或意外灾祸,必是鬼在作祟。剥“鬼皮”的由来有个传说,一农夫久病不起,此时正在中秋前,其妻子迷蒙中见一黑影穿窗而入,她大喝一声黑影出逃,便操院中锄头紧追不舍,黑影隐入芋园,余怒未消的她在芋园乱刨起来,鬼未找到,却见满地丑陋的芋头。第二天,她把芋头弄回家,每天蒸一些芋头剥皮后给丈夫吃。不久丈夫的病好了,妻子想起追鬼挖芋情景,认为是剥“鬼皮”之功效,可弃病强身。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有了中秋剥“鬼皮”习俗。
芋是块根植物,八月已至成熟期,据《本草纲目》载,它有开胃通肠、疗烦解渴、调中补虚功效,既是美食,又是保健品。故剥“鬼皮”能流行成俗,成为一种客家美食文化,丰富了中秋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