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舞:“目莲救母”传孝道

[复制链接] 0
收藏
5
回复
19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8-20 09:2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在蕉岭地区流传了300多年,是在“香花佛事舞”民间舞蹈活动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舞蹈,用于为死亡的妇女超度亡魂,劝善信佛。莲池舞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教化功能强,表演地点在气氛肃穆的灵堂,唱腔低沉哀切,舞态轻盈,在发展中不断掺进客家民间其他的艺术,形成了蕉岭客家地区民俗文化独特的风格。最近,莲池舞被收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传,莲池舞的创始人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兴宁人,举人出身,中举后到曹源寺(祥云寺)出家,创立“横山堂”学说,曾主持兴宁、龙川、江西、福建等地的庵寺,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其流派传入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其创作该舞蹈的目的,是通过在丧事中表演莲池舞,运用唱、跳、念、做这些花样繁多的动作手法,转移死者家属的注意力,减轻对死者的哀思。据传,莲池舞源于佛经中“目莲救母”的故事:佛家大弟子目莲为救母亲脱离地狱(莲池),持神通广大的法宝池杖(锡杖),破地狱救母。因而,莲池舞又具有劝善惩恶、宣传驱难报恩、敬老孝道的功能。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9:27:24 | 只看该作者
      莲池舞舞态轻盈回旋,糅进了不少客家民间艺术的表演形式,形成客家民俗文化独特的风格。其表演程序分为:告佛、行三途、双龙出洞、打三宝、请十方、普庵注、咐涅、 四教主、仰启、叹木莲、送天王、洒香水、莲池海会等。表演形式可由3人至24人组成:3人为单莲池,4人为双莲池,8人为八角莲池,如此类推至24人为止。表演者为“斋鸃 ”(尼姑),身着黑色大襟衫,黑长裙,各持“莲池杖”及珠杯、小锣、小钹,边舞边吟经文。音乐配以流水板、短七字板、两下半鼓、快板、长七字板、仰启慢板、禅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锣鼓快慢板等。表演动作有滚杖花、滚腕花、脆地盘腕花等。

  近年来,蕉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莲池舞的挖掘、整理和提高工作,重新对音乐、舞蹈动作进行了整理,服装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设计,音乐由原来的佛曲改编成山歌基调音乐,悠扬动听,舞蹈语汇也得到升华,形成了艺术性和观赏性较强的民间舞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发表于 2012-8-20 17:16:51 | 只看该作者
莲池舞又具有劝善惩恶、宣传驱难报恩、敬老孝道的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1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8]以坛为家I

地板
发表于 2012-8-20 19:49:56 | 只看该作者
和尚打的好看。只看过八角莲池,没看过二十四的。和尚力度大,敲的锣打的鼓比尼姑敲的好听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12-8-21 14:0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崖系梅州人 于 2012-8-21 14:05 编辑

梅江区碧峰寺打莲池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E4MTg1NDY4/v.sw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12-8-21 20: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