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谁能相信!赶集网,那个在2011年春节后砸下数亿资金投入品牌广告,带动随后互联网行业你追我赶、疯狂广告竞争,一时风头无二的互联网公司,居然在广告落幕之后,已经随着互联网寒冬的到来,身陷一场难以自拔的危机?据了解赶集网内部人士爆料,最近赶集网高管相继离职、多个新业务关闭、运营资金紧张。
该业内人士分析说,赶集网现在的局面与赶集网创始人杨氏兄弟“密不可分”,也是必然的结果。2011年初赶集网在拿到今日资本和红杉的投资后,用姚晨做代言人,砸下了数亿广告费做品牌宣传,广告效果不错,赶集网的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销售收入有几个月增长很快,这让杨浩涌高度膨胀,认为赶集已经跻身大型互联网公司行列。于是赶集大规模的扩大直销团队的招聘,听说最疯狂的时候赶集网每天有200多人等着办入职手续。但是问题马上就随之而来:销售收入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继续增长,据赶集内部人士讲,2011年下半年赶集的收入几乎没有像样的增长,销售的成本反而持续上升。杨浩涌也因此从下半年开始陆续被投资人质疑赶集的业务模式是否有投资价值。而杨浩涌对此一筹莫展,一直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不断的向销售团队和产品团队施压。而销售团队和产品团队也是敢怒不敢言,明明是老板的问题,却只知道把责任往下属身上推。
去年年初媒体就爆料赶集网包括市场副总裁邓漫的几个高管离职,当时就有质疑杨浩涌、杨浩然卸磨杀驴、待人刻薄。后来因为赶集网的持续公关工作很快就平息了下去。然而不过一年光景,高管离职风在赶集网却越刮越烈。接替邓漫的市场副总裁陈旭,到赶集还不到一年,就已经辞职;从百度跳槽到赶集网的产品负责人焦可也于年前离开,后来杨浩涌找来了前新浪社区事业部总经理霍亮来接替焦可负责产品,然而霍亮来了还不到三个月,就提出了辞职。
原因在哪里?
赶集做了6年,但是几乎没有什么老员工,不要说6年的创始员工,连3年以上的老员工也是凤毛麟角,而高管几乎都是后来空降的,没有一个是跟杨浩涌打拼的兄弟。这当然和杨浩涌、杨浩然兄弟的为人有直接的关系。赶集网核心的管理层是由杨浩涌、杨浩然和刘洋组成的。杨浩然分管产品和技术,刘洋负责运营。但是赶集产品部的人都知道,杨浩然的水平其实连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都不如,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就更不够了。让负责产品和技术的人向他汇报,结果是什么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至于刘洋,一个几乎就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人却要指挥着一批比他优秀几倍的人力、行政、销售负责人。CEO杨浩涌骨子里不会信任外人,尽管知道杨浩然和刘洋没有能力,但是看家护院还是需要自家人。除了生性多疑,杨氏兄弟本质就是生意人,把员工就只是当实现自己价值的工具,能忽悠就忽悠,能利用就利用,没有价值就扔掉;当然时间一长,员工就能看穿这兄弟俩的本质,当然这也是为什么赶集几乎没有什么创业员工留下来,也没有创业员工成长为高管,空降的高管也和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原因。这和赶集的竞争对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造成赶集网今天困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浩涌2011年自信心膨胀后,不再只甘心专注于分类信息,大肆烧钱开展新业务。赶集2011年前还只是一个名气一般的分类信息网站,和竞争对手58同城差距不小。手里也没什么钱。产品、技术、运营能力很普通。但是因为专注,公司运营还算平稳。不过2010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泡沫来了,赶集网一下融到了几千万美金。姚晨代言的广告铺天盖地一打,似乎赶集网已经家喻户晓,是
个大品牌了。手里有了钱、有了知名度,杨浩涌快速的自我膨胀,开始做起自己的帝国梦,梦想有朝一日有一个能和马化腾、马云、李彦宏比肩的互联网帝国。于是杨浩涌在一年之内推出了团购、无线、交友、社交、短租、悬赏、游戏多个产品。但其实杨浩涌、杨浩然、刘洋自己的能力固然不够,赶集积蓄的产品、研发和运营能力也远远不够支持这么多的新业务。况且赶集网自身的营收能力非常有限,这些项目又全都是一些烧钱的业务,并且看不到什么时候能盈亏平衡。赶集的一些老员工私下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一下放弃专注度,做这么多不赚钱这些业务,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不断的加班,钱却被新的业务很快烧掉。况且这些新业务都是空降的团队,薪酬、职位普遍比老员工高很多,这种不满情绪在赶集网已经逐渐蔓延到了全体员工。最近,在团购行业被资本市场抛弃的时候,赶集网悄悄的把烧掉上亿元的团购业务也悄悄的关闭了;对无线业务,赶集内部也是颇多怨言,普遍认为是花了几千万做了一些假大空事情来点缀门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赶集去年下半年开始用“瓜子”做社区,但是赶集内部的员工都看不明白这个产品是干什么的。赶集网另一个烧钱的大户是“蚂蚁短租”,有产品经理直言不讳的说这个业务就是脱了裤子放屁,用户体验还不如赶集原有的分类信息模式。总之,大家看不明白为什么没那个能力还做这么多新业务,而且做一个死一个。几乎所有员工都盼着把这些新业务尽快停止,因为这些业务在赶集的命运最终只有一个:死掉。
自身收入规模不增长,销售效率低下;从员工到高管人心惶惶,流失率奇高;新业务烧钱流血,这就是赶集。赶集网之所以还没有倒下,那是因为融资的钱还没有最后花完,不过,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赶集自己的收入根本支持不了运营成本和这些新业务的资金需求,靠的都是VC的钱。但是去年一年的广告花去了绝大多数融到的钱。杨浩涌一度以为会像之前一样轻轻松松再来一轮融资。不想资本市场风云突变,一方面VC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分类信息的模式也开始被质疑,重要的是,有些投资人对杨浩涌的管理能力不看好,因为投资主要还是投企业的创始人。赶集网目前的资金已经非常吃紧,再融不到钱,估计员工的工资发放都会有问题。
家族式管理、员工缺乏认同感、自我膨胀、不专注,烧投资人的钱,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毛病在赶集网这一家公司居然全部得到了体现!那么,赶集网走到今天的困局也不足为奇。借用一个前赶集的员工感叹:我在赶集浪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如果早一点把公司的老板看清楚,也不会失去我最宝贵的两年。不过最终是还是看清楚了,没有继续陪杨氏兄弟玩下去,离开就是幸运的。还留在赶集的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