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对香港同胞恶语伤人仅是轻狂无知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25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2-18 13: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香港同胞认识,我也经历了随同年龄增长不断变化过程。
      我老家兴宁是华侨之乡。年少时,不时能见到回乡探亲港客。见他们“奇装异服”,小孩们都在背后大喊:香港客,没一千有八百。与现所谓“仇富”是形似,不过不是神似。
      上小学,曾看过一逃港者被生产大队批斗。后来还是同一人,再给抓回来被斗。
      文革时港客虽然声名不佳,可由于经常给亲人寄钱寄物,实则仍让人“眼红”。我懂事后,社会上对港胞歧视,似仅限于亲属入党提干就业等,毕竟侨汇很宝贵。文革除开始几年动乱,后在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抗争下,已渐渐转向促生产。尤其是四届人大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我所亲历农村工作重心,主要是如何兴修农田水利,提高粮食产量。我们生产队就在我大婶带领下,人均口粮逐年提高,实现包产到户前,已达到每月五十五斤,我念小学前好象才十八斤。这甚至成为几年后实行生产责任制阻力。
      改革开放后,港胞形象焕然一新。刘宇新、罗焕昌等事业有成热爱桑者,年年回乡捐款资助公益事业,尤其对学校、医院、桥梁和道路建设特别给力。抗战后兴宁一直是粤东北文化、体育、经济、交通、工业和商贸中心,又是梅县地区人口第一大县和客家历史最悠久县域,还是全国军事重地。由于在家在外乡贤齐心协力,所以宁江盆地风生水起,工农兵学商齐头并进,被誉为粤东宝地和小南京。梅州市管县前兴宁,是广东工业十强县、广东教育一枝花,还培养了六位国脚,聚集了全国各地精英和人才。
      我对港胞近距离和线面上接触是九十年代初期,当时银行组织我们几位中层干部到香港旅游。随旅行团去,后面三天仍需自费。因为住不起宾馆,晚上几个人都挤在小诊所,还打了地铺。可就是这至今唯一一次到港一游,美丽文明的香江给我留下美好回忆。
      印象最深是香港市民特别守秩序。红绿灯下,没有人会抢道。例外者极可能是大陆或外地人。其次是讲诚信,我用吃方便面省下零花钱,在国货店给亲人买了几件秋衣,一直不会褪色,很久没有变形,与国内购买的形成鲜明对比。
      曾担任多年银行国际业务股长,在营销中与各类外资企业均打过交道。最易沟通的即是港资企业,工人们也普遍反映香港老板比较人性化。
      不少人言必称,香港繁荣离不开内地支持。港人的用水、食品都是大陆特供。这些都是事实,香港同胞从未否认。可我们也不应无视同样事实,港胞爱国爱乡,每次大陆出现天灾或人祸,港胞总是血浓于水,第一时间捐钱捐物慰问支持。尤其是经济困难时期,罗湖桥上身背手提大包小包港胞,不知拯救了多少内地亲人们宝贵生命。
      更不用说那专门卖掉了豪宅捐资内地公益事业,自已另租屋住田家炳先生了。现在大陆有钱人或许比家炳先生富裕得多,可有谁能象田先生这样大爱无疆,一枕清风?
      所以当我看到网上有人对港胞恶语伤人,一直想说点什么。我情愿那是因为无知或者轻狂,即使是专家学者,也是术业有专攻,未必事事是权威。又或许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就更不应未调查就乱发言,动辄恶言相向。这只能让亲者痛仇者快。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此话或许言重了,不过只是想强调,无论家庭、单位还是民族和国家,团结和稳定永远应放在第一位。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不就是为了构建和谐盛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5-7 11:45: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