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山区多有池塘田沟,那里生活着一种逞强好斗的小鱼儿。这种小鱼儿我们的土话叫做“棚符辣”。不过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样,但这种鱼对我们的童年都有深刻的记忆。今天从学生那里拿了几条“棚符辣”来养,这种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门口塘里的“棚符辣”是比较难抓的,除非到了干塘(干,沿用到今的古语,好象叫使动用法吧,使池塘里的干枯的意思。简单,叫一部抽水机工作几天啦。)的时候;一般是到田沟里去“干棚符辣”,把田沟的二头用泥封住,拿一个脸盆把水掏干,在烂泥里把它摸出来,这叫强攻;或者到种芋头的小水沟去找环在芋茎上的“棚符辣”泡,用小指甲去挑逗“棚符辣”,让它进入兴奋状态,然后用双手快速捂住它。当然,智取是需要经验的技术的. 捉回来的“棚符辣”并不是都可以战斗的,玩家会把根据已往的经验分辨出能战好斗的加以培训,跟斯巴达克斯时候的法老差不多吧?但被淘汰的并不是一丢了之,他们的作用下面会说到。一般来说,“棚符辣”头部颜色越黑,身上的金红色组成的环越鲜艳就越好;好鱼的尾巴是又长又大,还要有彩点;它的前鳍二边各拖着一条长须,长须如是彩色的,也是善战标志之一。
经过挑选的“棚符辣”会被养在客家人用来蒸饭的钵子里,饭钵是里边必须是黑色的,水不能太满,还得加上一个盖子,既避免“棚符辣”跳地自尽,也是为了躲光,甚至喂苍蝇给它食时,也不要在白天或光亮处。因为“棚符辣”可能与社团有关系,越黑的越能打,而黑的环境亦是其近黑者黑的必要条件。养“棚符辣”钵子多数时候是放到床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