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汉剧简史(根据讨论会整理)(初稿)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0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9-28 18:1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粤东汉剧简史
    粤东地区的汉剧历史源远而流长,它发源于湖北。根据可靠的记载,它曾在荆州、襄阳一带流行,沿汉水而下,分成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派。其中汉河一派以武汉为中心,流行于鄂东、鄂南以及江西一带。以后随着长江流域文化的南移,再经由赣南而入粤东,遂成为粤东地区历史最久的一个剧种。
    由于缺乏有关文献,汉剧到达粤东的具体年代已无可查考。但从老艺人世代相传的材料推论,汉剧之出现于粤东,至少当有两百一十余年的历史(即公元一七四O年以前已有汉剧)。据说在清乾隆三十七年间,就有[外江班]四十余人在潮州、普宁、揭阳一带演出,当时不幸遭逢瘟疫,死去十多个艺人,迫得无法上演,一部分返了原籍,剩下十一人则在当地教人唱戏度日。汉剧艺术遂逐渐为当地人民所接纳了。稍后,有名钱先生与伍先生者,至普宁首先成立科班,题名荣天彩,演出之际颇为群众喜爱,这大概是本地建立的第一个班子,当时由于创立未久,基础不厚,熟练演员不多,曾派人去湖北、湖南聘请汉剧师傅五人前来教戏,从此可以看出汉剧由外省传入粤东又逐渐生根而成为当地人民的戏剧艺术的初期的轮廓过程。
    清光绪宣统年间(约公元一八八七年)这一剧种进入鼎盛时期,风靡粤东各地,班社很多,名角辈出,所谓四大班者(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新天彩)阵容最为充实,名角中如乌净阿达、红净提师、隆玉、老旦耀龙,老生盖师、春元、蓝衣吕毛、花旦全进、兴隆,丑角荣生等,皆有精湛的艺术成就。光绪末年,曾集合名角以荣天彩之旗号赴沪演唱,与沪上其他剧种相较,除服装道具颇为简陋之外,艺术上并无逊色。汉剧艺人老生盖、罗之连且与当时在上海的京剧名演员谭鑫培、孙竹仙等互相观摩,有过影响,据说京剧班看见乌面达的花面谱式样多而且好,曾出价临摹云云。
    近三十年来,汉剧艺术由盛转衰,中间几历艰苦,只是由于它在群众中的深远影响及艺人们对艺术事业的无限忠诚,才得在曲折崎岖的道路上保存一线的生机。
    汉剧的音乐是自成系统的,当初在戏班中使用的乐器约有头弦、月弦、三弦、二胡、大小唢呐、横笛等,显然比现在要简单得多。但除开舞台音乐之外,客家地区却有着比汉剧传入更早的音乐存在,这些音乐流传演奏于人民群众与统治阶级之间,当地除有专备祭祀及举行婚丧礼仪等时节供人雇用的小型乐队外(叫中军班)还有群众性规模不小的业余国乐社,以及艺术精湛的业余音乐家。(如古筝专家何育斋造诣很深,影响亦大)。这些音乐拥有古筝、琵琶、头弦、月弦、三弦、笙、箫、唢呐等乐器和三百余首古调。汉剧是在经过当地音乐界的辅助与合作,经过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秀音乐的过程中,(如现在使用的扬琴、秦、椰胡、提胡是近三十年中陆续搬上汉剧舞台的)逐渐增加了乐器的种类,使舞台音乐丰富起来的。
    光绪末年(一九O八年前后)汕头的潮属、客属的中上层社会人士组织了一个以研究并发扬汉剧艺术为宗旨的业余艺术团体——公益社,曾出版剧乐月刊,由于物质条件较好和社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汉剧特别是汉剧音乐有过整理与丰富的作用。如该社社员名器乐家饶淑枢就是曾将广州二胡加以改造,成为音色优美适合于汉剧唱腔的提胡,搬上舞台之后,备受音乐界、戏剧界及群众的欢迎。汉剧的曲牌也是经过补充与变化的。如唢呐曲牌原有三百余调,目前因失传而仅存一百余调。起初汉剧的管弦乐仅有一部分串调及小曲,后来则由于民间乐调的补充而丰富。
    粤东地区汉剧虽与湖北汉剧隔绝已久,但仍保留了原来汉剧的许多传统节目,而且在唱腔上变化也不大。它的表演艺术是比较完整的,角色分工极为严格,如小生、须生、花旦、青衣、老旦、乌净、红净、小丑等均有专人担任,(每个行头都有头手、二手、三手及武行)唱腔及身段。手法各有不同,唱白用的是中州音,但近代新艺人有改用普通话的,小生唱假嗓这一点,近年已在改进。汉剧的武戏原先是很好的,据说在迁来粤东后因班内不重视武功,逐渐衰退。XX粤东汉剧还有过远涉重洋南渡演出的历史,一九一O年春“老三多”班一百余人前往新加坡,然后遍历槟榔屿、芙蓉、麻六甲、大咇叻甚至泰国等地,约三年余始返国,至今新加坡华侨客属总会中仍有演唱汉剧的。
    一九二四年,“荣天彩”曾到台湾演出,足迹及于台南、台中、台北各地,据说在上演时但遇有废帝、弑帝情节的戏均遭到台湾日本统治当局的禁止,这在崇奉天皇万世一系的日本殖民主义者自然是不足奇怪的事。
    近一代的名艺人,有小生赖先、青衣林贯权、红净萧娘传、乌净阿俄、阿泉、须生詹欣、老旦阿杜等均于抗日战争时期为贫病煎迫先后身故。与汉剧在客家地区流行的同时,闽西一带有班社乐天彩、舞台等组成,其中有些艺人的成就也很可观。
    抗日战争时期,汉剧面临空前的危机。潮汕已经沦陷,兴梅地区人民在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下并受战争影响,也处于水深火热的苦境,昔日农村季节性的演戏传统风习既被破坏,戏班也就难以生存,服装道具年久破残,艺人则流离失所,有的转营他业以糊口,有的为饥饿疾病侵迫至死,尤令人悲愤的是有些老艺人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大埔的同艺社及新华汉剧社,算是汉剧队伍中仅存的班底。但也只能偶一演出,无法维持艺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设备因陋就简,更谈不上发展了。这情况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粤东解放以前都并无好转,而且还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其中迄今仍从事汉剧表演的黄桂珠(青衣)黄粦传、巫玉基(须生)赛花、钟熙懿(花旦)罗恒报、唐冠贤、陈星照(丑角)等及其他不多的老艺人,都是忍受着艰难困苦而坚持在艺术岗位的代表者。
     国民党反动统治末期对社会生活的疯狂破坏,使汉剧在粤东几成绝响。一九四九年秋华南全境解放前夕,蒋匪残余胡琏部队突袭大埔湖寮,掠去青年三百余名,汉剧艺人林琼沾(乌净)刘照光(红净)黄喜生(打鼓)等亦被掠往台湾,至今生死不明。这对粤东人民和汉剧艺人是何等惨痛。但黎明前的黑暗不会长久,随着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艺人们终于结束了血泪斑斑的不幸历史,而和全体人民一道开始其新的命运。一九五O年八月由七个艺人发起组成的大埔民声剧社,是在解放后复苏的第一株汉剧艺术的幼苗。他们用借及向反动班主交涉的办法取得了一些服装道具,社员自带米粮以进行演出,唯解放初期各地均以主要力量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国民经济还在艰苦恢复阶段,农村社会更无余力做好戏曲艺术工作的安排,这样,汉剧就仍不免于遭受暂时的困难。一九五二年夏,该社到汕头演出连伙食也艰于维持,韩江航运工人及其他人士曾给予他们以热情的帮助,虽在这样情况下,加入民声社的老艺人与爱好汉剧的青年,仍多达五十余人,反映了人民对于汉剧艺术的喜好,为即将到来的转盛时期准备了条件。
一九五三年秋,民声社在当地党政的指导与帮助下,整顿了组织,健全了制度,(改称民声汉剧团)艺人生活也随农村土改的胜利完成而有了改善,一九五四年秋,参加粤东区首届会演、上演[宇宙锋][击鼓骂曹][时迁宿店]等传统剧目,得到大会的表扬与鼓励,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同年十一月赴穗参加广东省一九五四年度戏曲汇报演出,以上述三个节目及[凤仪亭]等与省会的观众见面,期间老艺人郭维政、刘恩隆、范思湘、罗享韶获得老艺人奖、音乐员罗璇、罗琏也受到大会的表扬。至此汉剧进一步引起本省党政领导及文化行政部门的关怀与重视,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民声汉剧团在留广州公演和学习期间,得到兄弟剧种的热情协助,通过观摩与交流经验而丰富了汉剧的艺术。一九五五年春,参加华南人民春节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代表团,前往工地进行慰问演出,受到解放军战士的热烈欢迎,团员也在为工人、战士、学生、机关干部演出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和提高。以后该团还到粤北、粤中各地公演。一九五六年三月,经上级批准为地方国营汕头专区民声汉剧团,同年七月转入省管改称广东汉剧团,这是粤东汉剧艺术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新标志。
     解放以后,在梅县、大埔、潮州、闽西等地先后有艺光(梅县)、文光(梅县)、东方(大埔)、扬风(潮州)、群声(闽西)等汉剧团的成立或复起,人们完全可以相信,在伟大祖国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园地里,汉剧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光辉的未来。

本文为萧亭先生一九五六年九月根据广东汉剧团全体艺人讨论整理的初稿。萧儒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