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0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6 11:16:29
|
只看该作者
<div>
<p><strong><font face=SimSun> 交通不便困死农户发展老人足迹终生未到圩镇</font></strong></p>
<p><font face=SimSun> 长期穷困已经让部分新亨村人丧失了脱贫的“斗志”,但更多的新亨村人却是欲脱贫而不能,因为村里的底子实在太差,交通不便就是首要问题。</font></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face=SimSun><img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alt="" src="http://www.meizhou.cn/Comm/NewsImages/M/1006/25/d739f499f08c4f7ca4b3df85f7bc9b35.jpg" /><br /><span>村中仍有5 公里这样的羊肠小道。</span></font></p>
<p><font face=SimSun> 为改变村子的偏远劣势,唐忠胜从10年前担任村支书开始就着手到处筹钱修路,至今已在村中修了10多公里水泥路,可仍有5公里从新章片通往新亨村村址的“主干道”还是羊肠小道,部分砂土路段甚至不足半米宽。记者近日坐着村民戴叔的摩托车途经该路段时着实捏了一把汗,戴叔表示,只有技术娴熟者才敢骑摩托经过该处,新章片更多村民只能依靠骑自行车外出,“要是遇上大雨,这条小路也就等于没有了。”但该段5公里长的路对于新亨村人来说却十分重要,不仅因为它是新章片村民通往村址、通往圩镇的必经之路,更是新亨村民去临近的龙川铁场圩镇赶集的必经线路。</font></p>
<p><font face=SimSun> 新亨村素有种植板栗的传统,不少村民曾尝试利用村中山地多、土质好的特点,分散种植一些板栗,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只能眼巴巴看着板栗“黄金变火炭”。唐忠胜苦笑道,五华人只知道双华板栗出名,殊不知新亨板栗比双华板栗更香,只是限于交通不便、没有企业愿来发展规模种植,致使新亨板栗多年“养在深闺人未识”。因为交通不便,新亨村至今仍有很多老人一辈子也没有到过同处一镇的华城圩镇。</font></p>
<p><strong><font face=SimSun> 教育资源滞后阻碍脱贫甫上初中纷纷辍学打工</font></strong></p>
<p><font face=SimSun> 偏远、贫穷,让新亨村的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虽然村委会这些年不断筹资兴修小学,得以让该村新亨、新章、新范三个自然村各保留一间完小,改变了新亨学子“上学难”的问题,但师资力量匮乏却让新亨学子从未“上好学”。由于没多少公办教师愿意来到山旮旯,新亨村三间学校的公办教师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均是临时聘请的代课教师,其中新范小学更是除了校长一人外,其余全是村中代课老师。唐忠胜心有不甘地说,现在很多城里的学校都在说自己绿化率有多高、电教设备有多齐全,可新亨村的小学却连“像样”的老师都没多少。</font></p>
<p><font face=SimSun> 记者在新亨村采访中了解到,师资力量的薄弱让新亨学子很早输在了起跑线上,最明显的就是该村三所学校均未开设英语课,好多孩子刚刚升学到附近的中学,发现其他同学已经会写、会念英语单词,自己却连“ABC”为何物都不知,很快便丧失信心打道回府,接着就外出打工,致使这些年新亨村的失学率一直居高不下。</font></p>
<p><font face=SimSun> 连初中都没怎么念就出门打工,注定了新亨村的年轻人在珠三角地区只能从事最底层的普工,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仅够自己生活,根本不可能改变家中贫困面貌。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通过教育摆脱贫困是他们的共同梦想,可这个梦想在新亨村却从未清晰过。</font></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