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182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2-11 10:08: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7:06 编辑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春节的起源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本章将探索春节的起源,并回顾其演变过程。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1、古代春节的起源

   古代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史书记载,古代人们在农历年末举行丰收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祭祀活动最早是由古代农民在冬至之后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为春节


   2、春节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进,春节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节日体系。汉唐时期,春节作为官方节日被正式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庆祝。宋代时,人们开始举行慈善活动,为贫困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关爱。明清时期,春节的民间庆祝活动进一步丰富,民间艺术如杂技、戏曲等也开始在春节期间演出。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到了现代,春节的庆祝活动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灯笼、烟花、舞龙舞狮等,人们还有更多的娱乐方式,如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参加灯谜游戏等。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0:2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1:18 编辑

   春节老人的故事
   
   春节老人作为春节的象征之一,扮演着传递祝福、祈福和拜年的重要角色。本章将揭秘春节老人的真实身份,并介绍他在春节庆祝中的角色。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1、春节老人的传说

   春节老人的传说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据传说,春节老人是一位神秘的仙人,他是上天派遣下凡的使者,每逢除夕夜,他会驾着祥云,给家庭带来福报和平安。人们对春节老人抱有崇敬和敬畏之情,将他视为神圣且神奇的存在。


   2、春节老人的科学家身份

   然而,春节老人的身份并非仅止于传说中的神秘仙人。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春节老人可能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据考证,春节老人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科学家特有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首先,春节老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准确地把握了农历和太阳历的关系,制订了农历年份和春节日期。这一计算方法不仅精准可靠,而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春节老人在传统春节庆祝活动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他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这些都体现了他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总体而言,春节老人作为一个神秘而伟大的存在,不仅是春节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还具有着科学家的身份。他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念,为人们带来了春节的美好和祝福。


   总结: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对春节起源和春节老人身份的探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春节的含义,也能感受到科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春节老人作为一个神秘而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形象不仅代表着传统节日的庆典,也代表着人们对科学智慧的崇敬和追求。在未来的春节庆祝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的思维和创新,以实现春节的传承和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1:29 编辑

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那么,古人是如何庆祝这个充满喜庆的日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探访古人的春节习俗,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

   一、祭祖祈福,敬天拜地

   在古代,春节不仅仅是家庭的团聚,更是对天地神灵的敬仰。家家户户会在正厅摆上祖宗的牌位,点燃香烛,献上供品,虔诚地进行祭祖仪式。这不仅是对先辈的怀念,也是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的祈愿。《平谷县志》中记载:“正月元旦,初起,灶前先具香烛,谓之接灶。明燎陈盘案,拜天地,礼百神,祀先祖。”这生动地描绘了古人过年祭祀拜神的庄重场景。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二、春联窗花,年味浓浓

   春联和窗花是春节不可或缺的装饰。古人用巧手剪出各式窗花,寓意“团圆美满”。春联则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句五代十国时的春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清朝郭修文书的《福》字碑,更是将“福”字一笔写就,寓意“福气不断”。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三、压岁钱与压胜钱

   在古代,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称为“压胜钱”。这些钱并非真正的货币,而是铸有吉语或吉祥图案的铜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清代的“压胜钱”上铸有“多子多孙”和“维熊维罴”,祈盼子孙兴盛,后代勇武多才。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四、年夜饭与屠苏酒

   古人的年夜饭同样讲究。《清嘉录》中记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这不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更是家人团聚的象征。饮屠苏酒则是为了祈福迎新,希望来年健康平安。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五、百戏表演,欢乐无限


   春节的娱乐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杂技、魔术、乐舞等百戏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欢乐。东汉时期的“成都说唱歌手”,左手持鼓,右手拿槌,击鼓说唱,一秒就能逗乐全场。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才艺,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结语:


   古人的春节,虽然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和繁华,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个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充满仪式感。从祭祖祈福到春联窗花,从压岁钱到年夜饭,再到百戏表演,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古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个春节,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年味,传承这份古老的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7:10:28 | 只看该作者
旧时的过年,传统的味道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每到过年的时节,人们不管怎样,都要赶回家去,和家人团圆,吃顿一年一次的年夜饭,过一个盼望已久,但却显得有些仓促的年。过年,现在叫做春节,指的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看重的大日子,也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有关过年的动作可是早就开始了。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节起,每家每户都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春节中的一出重头戏是祭祝祈年,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家家都要上供,摆上各种吃食、香烛等,祭拜神明和先人。


  过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是除夕。这天的晚上,家家户户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拜年的高潮则是大年初一。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本文所配发的老照片,为20世纪40年代初期北京人、济南人过年时的情景。那时的普通人家,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到了这个时候,每个人还是显得很兴奋、很满足,街上的花灯摊、风筝摊、卖糖葫芦的,还有踩高跷的等等,都显示出一种喜庆的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7:1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7:13 编辑

       旧时过年,大多数家庭都会贴年画,大门上要贴门神,两侧要贴春联。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年画的浓墨重彩,则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

  在中国北方,过年时家家户户是一定要摆供的,这是头等大事。一般家庭,从大年三十下午,正屋的主桌上就要摆好供品了。除了香炉、烛台等物外,供品主要有大枣饽饽、鸡、鱼、豆腐、肉、花鱼,还有各类点心和水果,当然,最少不了的是前排的水饺。


  天擦黑,大人们就要出门去请“先人”,回来要焚香祭拜。这是象征着把祖先都“请回来”一起过年,是很严肃、庄重的事。当时一般家庭供桌上的摆设,虽然不是很奢侈,但也很有仪式感。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要赶回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著名作家梁实秋写过一篇文章《北平年景》:“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纯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内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集不可,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后已。”饺子也是必需品,梁实秋写道:“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饽饽当做好东西,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胀。除夕宵夜的那一顿,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谁吃到那一只主交好运。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地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在中国北方,年夜饭的最后“压轴戏”就是水饺,这是家家必不可少的。有的家里的女人们在包饺子时,会往几个饺子里包上栗子和枣子。吃了这种水饺的人就被认为会有吉祥好运。“栗子”的发音与“立子”相同,象征着生子;“枣儿”的发音与“早儿”相同,寓示着早生儿子。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就开始撒欢玩,放鞭炮当然是最让他们兴奋的事了。而大人们也开始守岁,边聊天,边打麻将牌,或者打索胡纸牌、用天九牌推“牌九”、掷骰子、“摇宝”等,只是为了娱乐而已。一直要到大年初一天蒙蒙亮,人们就开始出门拜年了,这时的年味就更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7:16:03 | 只看该作者
       过年改为春节,并没有太长的年头,也就不过100多年不长的历史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1911年,晚清覆灭,民国建立,西方文化开始大量被引进中国社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他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


  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从此,我国实际上有了两个新年:一个是“民国新年”,在公历(阳历)的1月1日,也叫元旦,用了古代年的名称;一个是“国民新年”,在农历(阴历)的一月一日,改称春节。


  公历元旦由于是新立,没有任何民俗内涵,农历春节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民俗事项丰富。因而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激进的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效果却并不理想。1930年,政府还重申“移置废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种礼仪点缀娱乐等于国历新年”,甚至在春节期间,街上还出现了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的现象,更有甚者还要处以罚金、拘役,好在这种做法仅仅持续了一两年。


  过年的传统在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其内涵早已渗入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所以,凭借政府的一纸命令,就想让神州广袤大地上的各地民众不过年,是一种想当然的事。所以,当时除了公职人员在元旦假期进行“团拜会”等活动外,政府一再提倡的“新新年”始终冷冷清清。到了1918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不再坚持这种不得人心的强制性政府令,春节开始放假。可到了1928年7月,随着张学良易帜,国家名义上达成统一,为显示“革命”的决心,表达与“旧世界”的决裂,又出现了反复,内政部呈文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


  直到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停止了强制废除旧历。(济南日报 记者:赵晓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7:2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8:16 编辑

春节为什么要吃年酒,江南地区又为何喜饮元宝茶? | ​过年那点事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编者按】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种族延续、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与想象,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人类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近日,“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揭幕。“思想汇”栏目邀请策展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围绕春节民俗展开漫谈,从除夕一直到大年初七,每天跟大家聊聊“过年那点事”。今天推出第三篇,谈谈春节为何要吃年酒、饮元宝茶。
   
   出于斋戒祭祖古老仪式的要求,正月初一有禁荤食素的传统。到了正月初二,肉食禁忌消失,吃年酒开始成为春节期间的重要主题。

    吃年酒,也称“请年酒”,其习俗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乡饮酒礼。“乡”指古代一种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简单来说,乡饮酒礼是在乡学中举行的由献、酢、酬等仪式环节构成的地方民众宴饮礼仪。周人的乡饮酒礼提倡“尚齿”,“齿”指年龄,“尚齿”就是崇敬长者,对于维护、调和人伦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到了唐宋时期,乡饮酒礼被列入官方礼典,朝廷屡次诏敕敦促州县推行。

    吃年酒的习俗,也受到了汉代晚辈向长辈进奉椒酒礼仪的影响。椒,即花椒,椒酒是用椒实浸制的酒,相传能令人“轻身耐老”。汉人习惯在腊日或正旦(大年初一的古称)由晚辈向长辈献上椒酒,祝其长寿。无论是乡饮酒礼还是敬奉椒酒的礼仪,都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中华文化传统,而以此为基础的吃年酒活动,其传统方式是由晚辈奉觞置酒宴请长辈,后来才逐渐扩展到亲朋之间互相宴请。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岁朝村庆图(明,李士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吃酒与饮茶,都是春节期间重要的社交活动。在江南地区,人们尤其喜饮元宝茶。元宝茶就是用两枚青橄榄泡的茶。青橄榄又称大福果,因其形似元宝而使橄榄茶得名“元宝茶”。两枚为一“对”,沪语的“对”与“堆”谐音,因此以元宝茶待客或自饮,都有祝愿新年“元宝成堆”的吉祥寓意。有竹枝词这样描述清末上海人饮元宝茶的习俗:“放炮开门烛未残,茶名元宝合家欢。连称茶喜多如意,果品还装金漆盘。”(海上钓侣《过年竹枝词·吃元宝茶》)

    在橄榄茶被命名为元宝茶之后,出于讨口彩的目的,饮元宝茶习俗发生过一些变化:橄榄被置于茶碗盖之上或小碟中,而非泡于水中,因为有人认为橄榄泡水意味着元宝“泡汤”(消失)。其实,饮橄榄茶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古老茶俗,陆游有诗曰:“寒泉自换菖蒲水,活水闲煎橄榄茶”(《夏初湖村杂题》)。以沸水冲泡的橄榄茶能滋润咽喉、清热解毒,《本草纲目》说它还可以“消酒毒”,特别适合宴饮应酬较多的春节期间饮用。

    吃年酒年年长久,饮元宝茶元宝成堆,祝愿大家新岁康泰、福禄双全。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8:1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8:22 编辑

从云南一家年夜饭摆上182碗菜看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在云南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家人在年夜饭上摆上了182碗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主人家的热情好客和丰富的饮食文化,更是折射出当地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的餐桌上变得越来越丰盛。在云南这个小村庄里,人们通过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也能够通过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获得可观的收入。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裕。

   年夜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的重要场合。在云南这个小村庄里,年夜饭上的182碗菜正是这种饮食文化的体现。这些菜肴包括当地的特色美食和一些家常菜,都是村民们自己种植、养殖的食材,新鲜、健康、美味。村民们将这些食材精心烹饪成各种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是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爱。

   除了美食之外,这家人还通过摆上182碗菜展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热情好客是一种美德。这家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欢迎和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他们的良好家风和社会风尚。这种热情好客的精神不仅有助于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也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团结。

   总之,从云南一家年夜饭摆上182碗菜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这样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和谐等途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8:2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8:34 编辑

云南一家吃年夜饭桌上摆182碗菜 被这桌团圆饭惊到

   2月9日除夕,云南曲靖市一家的年夜饭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在这家43人的团圆饭上,共摆放了182碗菜,令人惊叹不已。网友纷纷表示,即使每个菜只品尝一口,恐怕也会撑到扶墙。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据悉,这家人每年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今年更是如此。在餐桌上的182碗菜中,有各种肉类、海鲜、蔬菜和甜点,每道菜都精心烹制,色香味俱佳。


   这家人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来传承家庭文化,加强家族团结。虽然菜肴丰富,但大家都很注意适量享用,没有造成浪费。


   这起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很多人表示羡慕这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享受如此丰盛的年夜饭。也有网友呼吁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注意节约粮食,不要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9:2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11 19:47 编辑

当地人举行“古图”盛宴庆祝藏历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024年2月8日,在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丹逊县,Sichod Wangmo的儿媳在家里煮“咕噜”

   藏历新年与今年2月10日的中国农历新年或春节重合。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024年2月8日,在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丹逊县,Sichod Wangmo的曾孙和曾孙女在家中等待“咕咕”

   藏历新年前两天是传统的“古图之夜”,各家各户在家里享用“古图”盛宴,这是一种传统的面粉汤菜。“姑”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九,这是一个幸运数字。“涂”的意思是“意大利面”。九种不同的馅料,如羊毛、木炭和辣椒,都放在面团滴里,每种馅料都有意义。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024年2月8日,Sichod Wangmo(右二)和她的家人在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丹逊县的家中吃“咕咕”。[照片由孙瑞波/新华社提供]

   随着节日的临近,村子里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和其他当地人一样,Sichod Wangmo的家人也聚在家里享用盛宴,期待来年有更好的日子。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Sichod Wangmo的孙子Pasang Norbu(右)在中国西南部西藏丹逊县的家中与曾孙女Yangjen Lhamo共进晚餐后交谈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024年2月8日,Sichod Wangmo在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丹逊县的家中吃“咕噜”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024年2月8日,Sichod Wangmo(右)在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丹逊县的家中从儿子手中接过一碗“古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